央廣網上海5月27日消息(記者周洪)當前,新冠疫情的全球防控逐步出現好轉跡象,然而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沖擊仍在持續蔓延。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企業用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并存,人才結構性矛盾更加凸顯。

  今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出臺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可見疫情沖擊下政策對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視程度。

  在這份“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中,平安智慧職業教育打造的知鳥智能培訓一體化平臺獲官方推薦,在疫情期間免費提供線上培訓資源及服務,滿足大眾在線學習需求。

  不僅如此,自2019年初至今,平安智慧職業教育已在全國40多個省市,落地道路運輸從業人員、安全生產管理員、建筑農民工、退役軍人、消防員、特種設備人員等30多類人群的職業技能培訓服務。

  今年初,平安智慧職業教育攜手深圳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直屬機構深圳市高訓中心,依托平安集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核心技術打造深圳市職業技能公益培訓平臺,為更多職業人群提供技能提升服務。2月28日平臺上線至今,已為ICT從業人員、智能樓宇管理師、工業自動化技術人員、家政從業人員等10類行業人群提供了771個免費線上課程,線上學習人次超過4.67萬。

  大規模線上培訓需求,意味著多元化內容資源的建設尤為重要。

  依托多年來服務1300多家企事業單位、4000萬+用戶所沉淀的豐富運營經驗,知鳥已逐漸積累面向行業繼續教育、企業培訓及師資三大板塊的課程資源,課程以視頻、音頻、動畫、圖文、電子書、紙質書多種形式結合,可幫助用戶理解、掌握并快速應用學習的內容,來滿足不同類型、行業、組織層級的系統化學習與技能提升需求。

  以此為基礎,知鳥聯合哈佛商學院、混沌大學、樊登讀書會、中歐等100多家權威機構,打造開放式內容聚合商城,面向22個行業近300類工種/崗位,提供相關職業技能課程8萬門、各類專業認證考試題庫10萬+。

  疫情期間,大量職業人群通過線上學習進行自我提升、強化求職競爭力,知鳥平臺數據大幅增長。3月16日,第三方權威數據機構易觀發布《2020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總結和新風向洞察》。報告以知鳥APP日活躍用戶變化趨勢為例,介紹了在線職業教育平臺在疫情期間的增長點與新活力。

  據統計,知鳥累計直播人次超5.31億,微課學習人次超6.27億;從用戶選擇的課程內容來看,銷售技能、服務技巧、產品策劃等課程躋身知鳥最受歡迎課程類目Top10,商業職場類書籍的付費人數位居知鳥書吧首位。

  數據的背后,是在線職業教育巨大的市場空間。2019年,在線職業教育規模達945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大關。

  與此同時,新基建的號角已經吹響,各行各業正在加速投入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浪潮之中,企業及社會對于人才,特別是對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高端人才的需求處于旺盛狀態。近日發布的一份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新基建人才缺口預計年底將達到417萬人。

  而在線職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手段之一,憑借不受時空限制、成本低、效率高、體驗好等優勢,必將成為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中的重要推動力量。

  作為行業內具備優勢地位的在線職業教育平臺,知鳥始終引領著中國在線職業教育的升級與發展。在抗疫初期,知鳥及時推出免費服務政策,并加入多省市抗疫產品清單,助力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和職業人群技能提升;疫情期間,知鳥不斷升級產品能力,例如直播系統擴容6.5倍,幫助大量企業實現遠程溝通、業務宣導、直播賣貨等場景,助力組織快速轉型線上……

  在抗“疫”的全階段,平安智慧職業教育以科技為硬核支撐和堅實利器,助力職業人群素質和技能提升,助推各級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及線上經營,盡可能減輕疫情對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

  未來,通過5G、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新基建能力的深度賦能,平安智慧職業教育將進一步提升平臺+內容+服務能力,助力廣大職業人群的培養與技能提升,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促就業”“穩就業”提供有力保障,并最終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就業穩定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