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4月2日消息(記者周洪 通訊員姚彥靜)為有效化解涉未成年人校園矛盾糾紛,護航未成年人成長,2021年4月2日,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普陀區檢察院”)聯合普陀區教育局在上海市文達學校舉辦“檢校問診室”揭牌儀式。據悉,這是上海市首個“檢校問診室”,也是普陀區檢察院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重要項目。
近年來,普陀區檢察院40余名檢察官先后受聘成為普陀區近80家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在上法律課的過程中,法治副校長們也會收到師生們咨詢的法律問題,從中了解到部分校園糾紛或未成年人家庭糾紛可能已經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普陀區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辦案組(以下簡稱“未檢組”)掌握這一情況后,認為要讓法治真正進校園,僅僅只有授課活動還不足以滿足學校的法治需求。
為了能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紐帶作用,第一時間掌握校園內未成年人受侵害或實施不良行為的動態,更好地發揮法治進校園效用,2020年,普陀區檢察院未檢組在幾個學校試點,選派擔任法治副校長的未檢檢察官參加校務會、受聘擔任校務委員會委員,建立由學校、教育部門、檢察機關等多方參與的“檢校問診室”,并開通“問診專線”——未檢檢察官接到學校相關問題反映后“上門問診”,協助學校處置、解決校園糾紛、家校矛盾等事件。
試運行期間,普陀區檢察院未檢組借助“檢校問診室”的渠道和力量,積極參與并依法妥善處置多起校園糾紛。如針對一學生因糾紛毆打同學致傷的情況,通過“檢校問診”及時啟動保護處分程序,對該學生進行訓誡教育,要求其向被害人賠禮道歉,并同步聘請社工對學生家長開展兩個月的親職教育,強化家庭教育。
檢校問診室對在校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或實施不良行為等易發、多發的校園糾紛,在協助學校查清前因后果的基礎上,深入分析糾紛背后存在的監護管教缺失、教育方法失當等問題,找準病因以便“對癥下藥”。同時,發揮未檢辦案組專業優勢,以法治化手段妥善化解校園糾紛,做到“分類施策、精準化解”,為守護校園安全、推進依法治校提供強有力的法治支撐,獲得學生、家長和學校多方認可。
普陀區檢察院未檢組負責人張雅芳表示:“‘檢校問診室’在家庭、學校、檢察院之間架起溝通橋梁,通過‘望聞問切’解決學校‘疑難雜癥’,助力平安法治校園建設。”
目前,“檢校問診室”已協助7所學校化解學生糾紛、問題兒童、群體轉學等8起矛盾糾紛。基于此,普陀區檢察院聯合教育局舉辦這次揭牌儀式,這意味著“檢校問診室”將在普陀區中小學校全面鋪開。
“檢察官們帶著一份使命和責任為我們未成年人撐起一片法治的藍天,為同學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來表達我們最真誠的感謝!”文達學校副校長在揭牌儀式上說。揭牌儀式后,普陀區檢察院還開展了法治進校園主題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