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與全球產業變革的雙重驅動下,中國煤焦鋼礦的“黑色系”產業正經歷從“規模擴張”到“質量重構”的深刻轉型。經濟增速換擋、產業鏈加速出清、大宗商品定價模式向“金融+實體”雙輪驅動轉變的大背景下,均對實體企業經營和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4月10日,中輝期貨在山西交城舉辦“華風古韻·龐泉涌智”黑鏈商品服務主題峰會,探討煤焦鋼礦產業鏈供需格局演變、風險管理模式及衍生工具應用實戰解析。
鋼鐵市場價格波動大,企業利潤容易受到影響。產業鏈企業通過期貨和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可平滑利潤、穩定經營,將采購和銷售決策從關注絕對價格轉為相對價格,還能利用規模和產業鏈優勢推動長期發展。
會上,杭州熱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章冬冬對當前鋼鐵出口格局進行了解析。
廈門建發期現綜合部副總經理盛佳峰表示,企業在運用衍生品的過程中,要根據業務背景和需求,采用正套或反套模式,在操作過程中注重分析基差走勢、匹配鋼廠資源、滿足客戶結算要求等,同時要關注鋼廠結算政策、市場需求變化等風險因素。
在圓桌沙龍環節,與會嘉賓認為,“黑色系”產業鏈二季度供應或轉向寬松,產量維持高位,需求邊際下滑,價格彈性進一步降低,鋼鐵價格處于“尋底”階段。
山西鵬飛集團期貨部期現分析師肖鋒認為,應結合生產需求與市場預判,靈活運用期貨鎖定利潤或補充庫存。嘗試利用期權優化成本,但面臨效率低、敞口管理難度大等挑戰。要以現貨為基礎、期貨作為輔助工具,注重風險控制與資金安全。
“期貨市場不僅能為實體企業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而且在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性方面也能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期貨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期貨衍生品在服務“黑色系”產業方面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市場挑戰。”中輝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安中山表示。(王林)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