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山西大同正以“算力之城”的全新姿態驚艷亮相。作為“走近新晉商探尋向‘新’力”網絡媒體山西行的重要一站,作為亞洲最大的單體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該基地正成為山西數字經濟轉型的核心引擎,推動京津冀晉區域算力協同發展。秦淮數據環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向世人展示了大同從“煤都”到“算力之城”的華麗轉身。
媒體記者在現場參觀(康杰 攝)
能源+算力融合,打造綠色數據中心標桿
據悉,該基地充分利用大同的能源、氣候與區位優勢,采用全球領先的節能技術,全年平均PUE(能源使用效率)低至1.16,遠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基地創新采用“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自建220KV變電站、光伏電站及儲能系統,清潔能源占比超50%,未來還將建成100兆瓦光伏項目,年發電量達1.5億度。
亞洲最大單體數據中心,支撐AI與自動駕駛算力需求
該基地最新一期項目單棟IT容量達50MW,包間顆粒度超過18MW,可支持全球頂尖AI企業的高密度算力需求,并已服務于自動駕駛、量子通信等前沿科技領域。目前,基地已建成8棟數據中心,可容納20萬臺服務器,遠期規劃占地2500畝,全部投產后將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集群。
助推山西從“輸煤炭”向“輸算力”轉型
大同市促進外來投資局四級調研員馮海亮表示,秦淮數據基地的落地是山西從傳統能源大省向“算力大省”轉型的關鍵一步。大同市憑借穩定的電網資源、0.3元/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優惠電價,以及距離北京僅2毫秒的網絡延遲,正加速打造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和“東數西算”節點城市。目前,大同市已建成標準機架29.2萬架,投運服務器65.2萬臺,算力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座談會現場(康杰 攝)
未來展望:構建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生態
秦淮數據集團計劃進一步擴容基地,總投資150億元建設八至十四期項目,打造全國首個“能源+大數據”深度融合的國家級信息技術產業基地。該基地不僅將助力京津冀數字經濟發展,還將帶動服務器制造、數據標注等上下游產業集聚,形成年產值超50億元的產業集群。(趙營)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