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貿勢頭強勁上揚

外貿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暢通內外雙循環的關鍵樞紐。

2024年,陜西進出口總值4540.7億元。外貿增速12.3%,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7.3個百分點,在全國排名第七位。其中,出口3063.5億元,同比增長16.5%。

總體來看,陜西進出口保持了質量提升、數量穩定的良好勢頭,全年外貿“質升量穩”目標順利實現,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一方面,外貿主體活力迸發,民營企業成為推動擴大開放的生力軍。2024年,民營企業進出口1735.7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近四成。民營企業成為陜西高技術產品最大的進出口主體,產品涉及半導體、汽車、光伏、能源礦產等領域,為外貿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積厚成勢作出重要貢獻。

另一方面,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動能。陜西省加快西安、寶雞、延安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支持安康等地申報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力爭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突破10家;支持企業在主銷市場、新興市場布局建設海外倉,用好商務部“海外智慧物流平臺”;鼓勵企業探索發展離岸貿易,開展中間品貿易促進活動,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2024年,跨境電商交易額比上年增長2.7倍。

2024年,陜西扎實推進中國—中亞西安峰會涉陜成果落地落實,加速構建立體多維的國際貿易通道,持續為中歐班列“強身健體”,充分發揮向西開放大通道優勢,使其成為外貿發展“硬核支撐”。

2024年,中歐班列(西安)全程時刻表班列加密開行,開行量由之前的“兩去一回”增加到“四去三回”,成為全國開行密度最大的全程時刻表班列;陜西上線中歐班列長安號綜合數字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海關、鐵路監管數據聯通,班列綜合運輸成本降低15%以上,集結分撥時間壓縮近50%……一系列便利化政策,讓陜西出口貨值占比從2023年的不到三成提升至超過四成,“經濟通道”逐步發展為“通道經濟”,集結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吸引華東、華南、華北等地區的貨物來西安集貨發運。

2024年,陜西陸路運輸進出口687億元、航空運輸進出口2409.4億元,分別增長37.6%、17.5%;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2639.8億元,同比增長20.2%,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8.1%。隨著開放通道、開放平臺建設不斷推進,陜西逐漸走向國際物流前沿,成為我國向西、向北、向南開放的樞紐,國際市場比較優勢進一步增強。

隨著經營主體的不斷培育,國際市場進一步開拓,出口品牌不斷創建,新業態大力發展,“鋼鐵駝隊”奔馳不息,不靠海、不沿邊的三秦大地,越來越成為對外開放的前沿,為開放型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