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1月26日消息(記者劉昱 實習記者賈明睿) 說起年味,自然少不了家鄉美食。在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有這樣一項舌尖上的非遺——藍田九大碗。
藍田九大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相傳,唐代詩人王維隱居藍田輞川時,將宮廷的宴席方式傳入民間,經過民間廚師的改良,逐漸形成了如今的藍田九大碗。這種飲食文化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成為藍田民間紅白喜事中必不可少的待客宴席。
藍田九大碗的烹飪手法多樣,煮、炸、燴、蒸;菜品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木梳背子、金棗糟肉、八寶甜盤子、潑汁豆腐、過油老豆腐、熬白菜、熬蘿卜、丸子湯、熗蘿卜絲,九大碗飯菜各具風味,卻又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一桌完美的宴席。
九大碗不僅是美食的代表,也是鄰里互助的象征。在傳統習俗中,誰家有紅白喜事,村里人都會幫忙準備宴席,從借桌椅板凳到烹飪菜肴,大家齊心協力。這種習俗不僅體現了藍田人熱情好客的性格,也體現出關中地區濃濃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藍田九大碗獨具風味的家鄉味道,深厚的歷史底蘊,濃厚的鄉土情誼,讓年夜飯這個團圓時刻更顯溫馨。
編輯:侯凱奇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