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未來產業城的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中心機房,一排排整齊排列的機柜正在高速運轉,每一秒都有海量數據在這里被高效處理與分析,展現出科技的力量與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建設西北區域首個人工智能算力樞紐,既是破解區域算力資源瓶頸的戰略選擇,更是推動陜西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創新實踐。”西安未來產業城新基建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隨著國產大模型的爆火,新形勢、新變化進一步推動了算力需求的激增。在陜西西安,由西安雁塔區政府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投入運營,AI算力由300P擴容至500P,相當于至少15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同時運算。該項目通過采用華為昇騰AI全棧技術架構,有力地支撐了260余家企業和高校院所的產業及科研創新,成為西部“最強大腦”。
這樣一個超級工程的背后,建行陜西省分行為其投放了7.2億元項目基本建設貸款。“全力支持陜西數字經濟重大項目,以綜合金融服務助力陜西數字化轉型,這本身就是我們身為國有大行應該做、值得做且必須做的事。”建行陜西西安長安路支行客戶經理談道。
近年來,陜西省分行聚焦打造地方特色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圍繞數字政府、數字經濟、社會民生等領域,以實現“數字金融化”和“金融數字化”為推進方向,不斷強化科技與業務雙向賦能,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以金融力量持續推動陜西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為先 專業服務護航數字政府建設
為加快融入數字陜西建設,陜西省分行找準服務和融入陜西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在陜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多家頭部金融機構、知名科研院校、科技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了陜西省金融科技協會。
“培訓內容廣泛涉及數據資產、大模型前沿領域等,專家們的精彩講解讓我對數字金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參加了幾期由陜西省金融科技協會舉辦的走進會員暨“金科講堂”培訓會后,陜西天誠軟件有限公司人力總監張女士受益匪淺。
“數字金融 西電賦智”走進會員暨金科講堂(第二期)活動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校區舉行(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供圖)
這是全國首家由銀行牽頭發起成立的省級金融科技協會。會長單位陜西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舉辦培訓就是想為成員單位搭建高質量學習交流平臺,幫助企業提升應對挑戰的能力。”目前,協會已成立了科技金融、數字金融、行業標準三大委員會,先后舉辦了6次金融科技主題講座和走進會員活動。
“數”智用力 智慧場景上“新”增進民生福祉
近年來,陜西省分行建設“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深挖智慧政務的金融價值,在前期積累了獨家承建“秦務員”智慧政務平臺的經驗后,運用數字化經營理念,將自身分期產品、金融科技等多種優勢進行整合,同時,積極對接政府相關數據管理部門,推進陜西“智慧政務”信息查詢服務功能嵌入業務流程,針對全省優質社保繳交客戶,創新推出分期通(場景版)消費信貸產品,更好地滿足居民各類消費融資需求,以實際行動積極助力提振消費。截至2月底,陜西省分行分期通(場景版)業務累計投放貸款近60億元。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陜西省分行聚焦數字生態建設及運營,運用手機銀行和建行生活“雙子星”平臺,在服務社會民生領域不斷作出探索。
“我們的上下游廠家都是在確認預付的部分費用到賬后才生產發貨。”專做“火鍋到家”生意的鍋圈食匯負責人表示。作為一站式火鍋燒烤食材超市連鎖品牌,鍋圈食匯將門店開在小區門口,這種經營模式最擔心的就是出現資金隔日到賬,耽誤出貨進度的情況。“對于品牌加盟商來說,最大的希望就是錢能安全穩定實時到賬。在了解到建行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特點后,我們迅速為所有商戶打開‘數字人民幣支付’標識,實現300余家門店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為西安地區群眾帶來了數字支付便利。”
鍋圈食匯與陜西省分行合作以來,雙方探索合作新模式,提供各類小額高頻數字人民幣活動權益。“我們的商戶都在‘建行生活’App上線了,大家能通過線上渠道知道門店有活動,商戶也自發推廣,拓展了客戶源,提升了客單量,利潤也增長了。消費者還能參與其他數幣優惠活動,擴大了我們品牌在西安的知名度。”鍋圈食匯負責人說道。
鍋圈食匯員工指導市民使用建行數幣錢包進行支付(中國建設銀行陜西省分行供圖)
近年來,陜西省分行不斷增強數字服務民生能力,推進數幣業務與傳統業務的深度融合和轉型升級,豐富本地場景和權益供給,在西安探索形成了包括公共服務、旅游出行、消費購物、住房租賃、銀政合作等在內的超20萬個數幣場景,涵蓋了水電氣暖、話費、物業、智慧停車場等日常生活領域。同時,陜西省分行陸續開展了“建行生活數幣1分乘公交、元氣早餐、歡樂購”“長安通數幣繳水氣熱力費滿減”“數字人民幣智慧加油”“數幣繳電費繳話費送微信立減金”“惠省錢”“1元購”等一系列數幣活動,讓百姓享受便捷的數字服務。
乘“數”而上 支持數字產業重點項目建設
走進位于西安航天基地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其流線型建筑與航天基地的科技氛圍相融共生。展廳內,曲面屏上躍動的數據無不彰顯著“中國速度”的澎湃脈動;科學館內,“秦嶺”超級計算機正以每秒數億億次的算力編織著科學奇跡。
這里是西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級超算中心,也是全國第10個國家級超算中心。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二期在一期基礎上建設先進制造產業園,以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終端為主導產業,打造產業鏈、創新鏈、功能鏈、產品鏈,核心聚焦“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場景環節,構建先進計算產業集群。
自二期項目前期立項開始,西安長安區支行便緊盯項目進展,加強與建設方西安航天新基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對接,組建“張富清黨員突擊隊”多次實地調研,制定實施方案,僅用1個月時間就成功為客戶授信8億元,有力支持了地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未來,國家超算西安中心二期項目將引導超算基礎器件頭部企業落地研制生產,構建智能化的超融合算法產業鏈生態,加速開展與高校、大型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的對接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
伴隨著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速度,陜西持續加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陜西省分行為轄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及重點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做好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重點客戶及重點項目支持,截至2月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基建等重點領域貸款余額超130億元。(建行陜西省分行供稿)
(注:此文屬于央廣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