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圖片新聞 | 廈臺風云 | 鷺島時評 | 玩在鷺島 | 美麗圖景 | 企業天地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閩南風情
      “鐵觀音”探源趣說
      中廣網    2009-03-01
      [打印本頁] [字號   ] [關閉]
      “鐵觀音”是我國烏龍茶的佼佼者,馳名海內外。它的發祥地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鎮,從無爭議。

        西坪距離安溪縣城不遠,山路逶迤,群嶺拱抱,地勢險峻,呈現出一種殊異的景觀。放眼四望,一壟壟的茶園彎轉交織,由近至遠波漫延蕩,環帶形的茶樹叢,從山腳到山巔梯次層疊,工整有序,錦繡般的大地旖旎秀麗。雖然時序已是冬日,山嵐霧靄依舊戀戀不舍地在無際的茶山中裊裊飄忽,樹青葉綠勃勃生機。我想,這樣的山,這樣的地,怎能不長出好茶葉呢!

        安溪栽培烏龍茶已有千年歷史,“鐵觀音”從存在至今較為一致的說法有300多年,源自一株(也有說是兩株)茶樹苗。但是,這株母本茶樹在哪里?一說在堯陽村,一說在松巖村。我曾相繼去這兩個村進行實地考察。兩個村各自認定“鐵觀音”最早源出的所在,均位于山澗巖隙之中,高聳突兀之處,那確實是能生產出好茶的地方。兩個村現在對這兩個地方進行精心整治,興建紀念碑、亭,吸引游客。但是,碑亭標志的茶樹雖然也有相當年歲,粗壯的莖干外皮皺裂飽經風霜,可惜已不是母本原株。

        堅持“鐵觀音”源產在堯陽村的,主要依據這樣一個故事:1736年,也就是清乾隆元年,堯陽南陽有位讀書人王仕讓,勤奮好學。一日,在書軒旁偶然發現一株生態奇異的茶樹,愛不釋手,遂移植在書軒圃內,精心培育,適時采摘精制。果然,制成的茶品非同一般,色香味俱佳。次年,王仕讓進京,特意帶上這一佳茗敬送禮部侍郎方苞。方苞轉獻內廷,乾隆皇帝飲后大加贊賞,“以其茶烏潤結實,沉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于是賜名為“鐵觀音”。有說乾隆皇帝不僅賜名,還為之親筆題詞。堯陽村族姓謂王,又因王仕讓的緣故,這一“鐵觀音”來源的說法,被稱為“王說”。

        堅持“鐵觀音”源產在松巖村的,主要依據另一則故事:1725年,也就是清雍正三年,松巖村松林頭茶農魏蔭,篤信觀音菩薩,每日晨昏都以清茶三杯敬奉。數十年如一日,其虔誠之心感動了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忽有一夜,觀音菩薩賜夢,讓他在蒙眬間見到一株蔥郁溫潤的茶樹。第二天清晨,魏蔭遵循夢中指引,終于在打石坑石崖峭壁上找到一株異于他種的茶樹。魏蔭如獲至寶,把它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鐵鼎里,用心護育,采擷制作的茶葉,果然是上品。“奇為觀音所賜,又茶緊結沉實似鐵,故名曰‘鐵觀音’。”松巖村族姓謂魏,又因茶農魏蔭培育制作,這一“鐵觀音”來源的說法,被稱為“魏說”。

        兩則故事說來皆生動有趣。從這兩則故事可以看出,“鐵觀音”來源于西坪無疑,但是母本原株在哪里?怎樣得名的?各執一詞,堅持己見。特別是因何叫“鐵觀音”,一“仕”一“農”,大相徑庭。在考察中,我詢問再三,查閱資料,著力求證,但是都找不到足以作為依據的歷史文獻。從故事本身分析,“魏說”過于虛幻,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實難令人信以為真。“王說”也有諸多不一致的地方,茶樹的發現,有說是王仕讓在書軒旁發現的,有說是王仕讓偕友游南山發現的;“鐵觀音”的命名,有說是方苞,有說是乾隆皇帝。王仕讓一位鄉村仕人,與大名鼎鼎的大學士方苞有何交情,乾隆皇帝是否喝過“鐵觀音”,是否題過詞,都無從查考。看來,故事純屬一種民間傳說,是堯陽王族與松巖魏族商品營銷的謀略。這種謀略頗似現代社會市場競爭中,推介品牌所采取的手段。

        于是,我推測應該是先有“鐵觀音”之名,才有“鐵觀音”不同版本的傳說。那么“鐵觀音”是怎樣得名的呢?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中,用閩南方言不斷地叨念這個名字時突生靈感,眼前出現古時西坪日常可見的一幕場景:那是春茶采制季節,一日農事忙過以后,茶農們聚集一起,品茗消乏,比茶取樂,偶然間喝到一泡罕見的好茶,眾口交贊。這時有人提議,應該給能制作出這樣好茶的茶種起名,并把它繁植獨幟品牌。在命名的七嘴八舌中,有人說要是拿它去斗茶一定奪冠稱王;有人說它的茶色特別好看,有人說它喝起來韻味無窮……最后,茶農們把這些優點進行歸納,各取一字給它定名。當然,古時閩南地區鄉下的語言交流,用的只能是閩南方言。斗茶的民間俗語也叫“玩茶”,“玩”的閩南語音是“七”。“看”和“喝”的閩南語音文讀分別是“觀”和“飲”。三個字閩南語音連在一起,就成“七觀飲”。或許有些讀書人認為這名字雖然悅耳動聽,但是顯得粗俗,不成名字,依照閩南方言的諧音把它改為“鐵觀音”,既文雅又高貴,從此廣泛流傳。幾百年前的民間逸聞,找不到任何文獻作為佐證,這也權當是我提供品茗時閑談的一種趣說。

        “鐵觀音”的傳說眾辭不一,并不奇怪。自古以來,只要是獨具特色的物產,都會有許多附會的趣味盎然的故事衍生。對于這些故事,是虛是實倒也不必認真澄清。這些傳說故事,無非是人們用來表達對某一特色物產的喜愛和珍惜,“鐵觀音”也如斯!(何少川)

      來源:SRC-504031922    責編:文淵      
      閩南風情 更多>>
      · 廈門最重要墓葬謎團破解
      · 老屋翻建挖出六門古炮
      · 《邵江海》沖擊十大精品劇目
      · “流浪”的民間歌仔戲團
      · 福建古老漁村里的蟳埔女
      · 古稀老太和面臨消失的車鼓弄
      · 考生家長包粽祝福孩子“包中”
      · 同安成立“六桂堂”文史研究會
      · 《邵江海》摘戲曲學桂冠
      · “鐵觀音”探源趣說
      · "福建土樓"入選世遺
      美麗圖景 更多>>
      園博園美景搶先看
      三園爭輝園博園
      一周廈門視野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欧美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久久综合视频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