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雙版納1月25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新年之際,萬象更新,中老鐵路上一列列火車如巨龍般呼嘯穿梭,滿載著各式各樣的“洋年貨”,跨越千山萬水,疾馳向中國昆明等各大城市。春運期間,中老鐵路的貨運量持續攀升,這條被譽為“黃金線路”的鐵路正源源不斷地迸發出強大的發展動能。

位于中老邊境的國鐵昆明局昆明北車輛段磨憨列檢作業場,是中老鐵路貨車檢修的核心基地,被形象地稱為中老鐵路貨車檢修的“4S旗艦店”。自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這處“4S旗艦店”已安全檢修貨物列車車輛逾80萬輛次,為跨境物流運輸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在這片繁忙的作業場上,有一位年輕的“主治大夫”——磨憨作業場工長吳學峰,雖然年僅36歲,卻已肩負起確保列車安全運行的重大使命。

吳學峰在作業場中對列車進行巡檢(央廣網發 國鐵昆明局供圖)

當記者見到吳學峰時,他正蹲伏在狹窄的車底,手電筒的微光在他專注的臉龐上搖曳生輝。他一邊仔細檢查,一邊對身旁的工友說:“車底空間狹小,光線昏暗,必須依靠手電筒才能看清每一個配件。”

吳學峰帶領著工友們對列車進行了全面而細致的檢查,從堅固的車體到精密的轉向架,再到每一個螺栓、每一個開口銷,他們絕不遺漏任何一個細節。技檢時間僅有寶貴的40分鐘,他們必須爭分奪秒,平均每分鐘檢查近50個項目點,以確保列車能夠安全、準時地出發。

吳學峰檢查列車時認真的臉龐(央廣網記者 趙貝貝 攝)

“這是剎車片,我們習慣叫它閘瓦。”吳學峰指著一塊略顯磨損的閘瓦介紹道,“這片閘瓦已經有些薄了,需要更換新的。”話音未落,他已熟練地換下了舊閘瓦。

這樣的工作,吳學峰每天需要重復上百次。深蹲、探頭、更換配件、處理應急故障……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流暢而自然。盡管磨憨的天氣炎熱難耐,即便是冬季,氣溫也時常逼近30℃,但吳學峰和他的工友們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守護著中老鐵路的安全暢通。

吳學峰認真檢查車底(央廣網發 國鐵昆明局供圖)

“我們在口岸堅守,敲下的每一錘都代表著中國的標準。”吳學峰自豪地說,“我必須全力以赴,保障中老鐵路貨運列車的安全運行,讓國門物資能夠安全抵達千家萬戶。”

中老鐵路開通三年多來,吳學峰和他的工友們不斷提升檢修效率,以專業和堅守確保了貨車列車車輛的“零故障”運行。他們不僅是中老鐵路的堅強守護者,更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這條連接中國與東盟的“黃金線路”上,吳學峰和他的團隊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壯麗篇章。

編輯:魏文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