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玉溪1月22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近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甘莊街道的千畝花卉迎來采收季,工人們正忙碌在各個花卉基地,有條不紊地進行采剪、分選、捆花,再抓緊運輸發往廣東、福建、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

走進撮科村的花卉種植基地,劍蘭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生機,花苞藏在綠油油的枝葉中,湊近一看,花苞中竟然隱約透著不同顏色。工人徐曉麗告訴記者:“這片劍蘭花田有7種顏色,臨近春節,紅色更受消費者歡迎。現在用工需求量大,每天采摘花卉的務工收入就有120元,這個工作距離家近,能賺錢,還能兼顧家庭,讓我做得既開心又安心。”

百畝劍蘭種植地(央廣網發 元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記者了解到,該花卉種植基地每畝地能播種17000株劍蘭種子,批發收購價穩定在每株3元,畝產值達5萬余元。在采摘期,每100畝花田每天就需要35名工人作業,能為本地村民提供大量“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同時,部分村民還是土地流轉的農戶,有土地租金和務工兩份收入,致富渠道的拓寬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

據花卉基地負責人羅之文介紹,他來自臨滄市,2024年8月首次到撮科實地考察,當地的土地、水利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當地村委會的態度也十分友好,當即就決定承租這里的土地。“9月開始播種劍蘭、向日葵,充足的光照和溫暖的氣候讓劍蘭45天就出花,60天就能采摘,盛開時間要比其他種植區提前20天左右,有效搶占市場先機。”羅之文介紹。

工人們正在采摘劍蘭(央廣網法 元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撮科村所在的壩子四面環山,形成了河谷型小氣候,年平均氣溫22℃,冬季無霜,適合種植冬季花卉、果蔬等。除了得天獨厚的氣候、水利、土地等資源,高速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優勢突出,每年到這里的商客絡繹不絕。“2024年,撮科村流轉了240畝土地專供花卉種植,這塊土地連片,可以開展規模化種植,是我們村的‘搶手貨’,土地承包期滿后馬上就有其他商客來詢問租地的事宜。”撮科村黨總支委員方喬法說道。

撮科村花卉種植是甘莊街道探索鮮花產業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甘莊街道花卉種植面積達2300余畝,花卉基地34個,有7個村(社區)涉及鮮花產業,花卉品種多達24種。近年來,甘莊街道采取“黨組織+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通過改造中低產田地、統籌整合低效土地、探索土地流轉新機制等措施,積極招商引資,吸引企業、種植大戶,通過黨建引領,架起基地與群眾連接的橋梁,解決基地用工、村民就業的問題,現全街道共有農(林)業適度規模種植基地825個,居全縣第一,為推動鄉村振興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編輯:魏文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