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楚雄4月14日消息(記者 趙貝貝)春風春雨送春茶,茶鄉恰迎好時節。眼下正是采摘春茶的最佳時期,在云南南華哀牢山深處兔街鎮的茶園里,茶農們穿梭其間,嫻熟地采摘著枝頭的綠芽,爽朗的笑聲此起彼伏……
郁郁蔥蔥的生態茶園(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節慶搭臺展茶韻
南華兔街鎮地處哀牢山南坡,南與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接壤,種茶歷史悠久,有生態茶園 2.63萬畝,樹齡百年以上的古茶樹4697棵,素有“哀牢古國,千年貢茶”的美譽。然而,粗放的茶園管理方式和小作坊式的分散加工,讓兔街茶一直被藏匿于深山,直至2022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下,當地通過采取舉辦采茶節、校地攜手、發展茶園立體經濟、樹立公共品牌等措施助推茶產業蛻變。
“世人只知普洱茶,我們緊挨著普洱的兔街茶卻鮮為人知!睆氖虏枞~加工30多年的兔街鎮半坡茶廠廠長李正成表示,“現在好了,自從2022年鎮里舉辦第一屆古茶文化節以來,我們的茶葉就越來越好賣,去年還賣到了上海!
古茶文化節期間嘉賓正在選購茶葉(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辦節的初衷就是提高我們茶葉的知名度,旨在通過節慶的方式提升茶葉的產值,增加茶農的收入。”兔街鎮黨委書記王加宏說道。
據悉,2022年以來,該鎮成功舉辦三屆古茶文化節,2024年“兔樂之”古茶文化節當天游客量超1.2萬人次,新質生產力助推兔街茶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直播觀看量達1240.42萬人次,實現線下零售成交額40余萬元,簽署合作協議60余萬元,帶動農特產品銷售額10余萬元。
校地攜手啟新程
“都說我們的茶葉好,但是好在哪?以前我們不知道,也說不清楚,有了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專家團隊的檢測報告,我終于知道我們的茶優勢在于‘三多一少’(氨基酸、茶多酚、硒含量多,咖啡堿含量少)了!蓖媒宙偘肫麓妩h總支書記阿發榮說道。
專家工作站(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介紹,2022年,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王白娟專家工作站在兔街鎮掛牌成立、科技小院和科技特派團等基層科研工作站也相繼建成。3年間先后組織13批、270人次,深入兔街鎮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先后幫助兔街鎮編制涉茶產業專項規劃 4個,完成 135余份古茶樹種質資源的17項生化指標及8項土壤理化指標的測定,指導茶農套種滇黃精200余畝、重樓400余畝,養殖胡蜂1萬窩,建成立體生態示范茶園600畝。
“以前我們的茶園就只是茶園,除了茶的收入就沒有了,現在好了,在農大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我們的茶園可以種藥材、養蜂,茶園一年四季都有收入!蓖媒宙傂〈宀鑿S負責人彭有祥告訴記者。
公共品牌煥茶香
好的茶葉需要有一個響亮的品牌才能迸發出新的力量,為此,兔街鎮很快便將重心放到了公共茶品牌的打造上,率先提出了茶產業“1+X”發展模式,以村辦企業兔樂之茶莊園牽頭,整合全鎮茶葉資源,依托云南農業大學茶學院校地合作和滬滇協作契機,打造“兔樂之”區域公共品牌、開發系列產品,通過統一授權商標、統一購銷訂單、統一加工標準和引導茶企參加茶博會、國際茶日、“茶錄傳承”茶王大賽等茶活動,持續擴大“兔樂之”品牌效應提升品牌價值。
兔樂之系列之古樹白茶(央廣網發 南華縣委宣傳部供圖)
同時,該鎮還在努力延伸茶產業鏈,探索開發“茶旅+民宿”“茶旅+研學”“茶旅+康養” 等茶文旅融合新業態,建成集茶室、民宿、美食于一體的茶莊園1座,組織發動群眾自建民宿1棟18間,完成10公里茶園道路硬化,鋪設茶園觀景通道 4.2公里,安裝茶園照明太陽燈60盞,開發“兔樂之”茶具、茶杯、茶袋等系列文創產品。
如今,“兔樂之”古茶實現了從“綠葉”到“金葉”的成功蛻變,曾經藏匿深山的古茶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據統計,2024年兔街鎮干茶產量達825噸,產值1.08億元,產值較2021年翻了13.61倍。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