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卷入碧云去,千門萬戶皆春聲。在烏蒙山脈的褶皺里,云南省稅務部門以政策為犁鏵、服務為春雨,深耕“春日經濟”沃土,為市場主體注入盎然生機。從姹紫嫣紅的花海到層巒疊翠的青山,從銀裝素裹的雪原到繁星點點的營地,一幅稅惠潤澤的春日圖正徐徐展開。

賞春花,政策落實添新彩

萬物復蘇,百花盛開。當山茶灼灼與櫻花霏霏邂逅,彝良縣鴻志義合作社的千畝苗圃正綻放產業生機。清新的草木氣息與花香撲面而來,花匠們正在為花卉澆水、施肥、修剪枝葉,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種植戶”的經營模式,合作社打造出山茶花一條街、桂花大道、櫻花長廊等多個精品項目,打通從花苗培育到景觀打造的全產業鏈。

這些成果的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深耕細作。“稅務部門靶向開展稅惠政策輔導,幫助合作社2024年717萬余元收入享受免稅政策。”合作社的法定代表人高紅云輕撫新抽的茶花嫩枝說道,“這些資金活水滋養出2000畝標準化種植基地,自2022年以來我們每年銷售可達200萬元以上并逐年遞增,2024年甚至突破700萬。”透過稅務部門的“數據云圖”,政策紅利正精準澆灌“美麗經濟”,讓烏蒙山間的花木產業鏈條舒展新綠。

三百里外,水富萬花園藝場的蘭花幽香中縈繞著創新脈動,“稅務部門仔細為我們講解了《農業生產資料免征增值稅優惠》,2024年輔導我們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減免收入78萬余元,這些優惠讓我能將更多資金投入到花品研發、銷售上,助力我們水富萬花園藝場更好發展。”據企業法定代表人周煌智介紹,他的“愛蘭”之路已走了十年。在不斷潛心鉆研中,共培育了50多個品種8萬余盆蘭花,其中獨家培育的品種有“梁祝”“紅寶石”“湖濱佳人”等深受消費者喜愛。

游春山,服務升溫增動力

當視線從姹紫嫣紅的花海轉向層巒疊翠的青山,巧家濱江生態廊道的帳篷群落里正躍動著服務溫度。“露營熱興起,我們也忙得不可開交。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咨詢‘小規模納稅人減免政策’后,次日便有稅務干部上門對我們開展‘一對一’輔導,必須為稅務部門貼心細心的服務點贊。”巧家縣歸山人露營管理俱樂部法定代表人夏無雙調試著戶外裝備介紹。針對新興露營經濟,稅務部門創新建立“政策適配—風險預警—訴求響應”服務閉環,通過掃描企業開票數據自動生成“優惠清單”。正是這般精細化服務,讓企業快速拓展出“營地+旅游折上折”、消費滿贈“水上飛魚、動感香蕉船”等特色項目,季度客流量突破1.5萬人次。

在鎮雄駱駝戶外服裝店內,法定代表人雷志成輕點電子稅務局完成申報,“2024年我們享受到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及附加稅減免1.4萬余元,減免額看著不大,卻是維系周轉的關鍵。”針對露營裝備行業業態新特點,當地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篩選形成稅費優惠政策清單,通過“線上推送+線下走訪”服務機制,提供全方位政策宣傳和業務輔導,持續釋放露營經濟活力。“有了政策的支持,我們的成本大幅下降,今年引進的新品也很受歡迎。”雷志成擦拭著新到的露營裝備說道。

觀春雪,紅利賦能助發展

昭通各地氣候差異明顯,三月中旬的一次降溫,讓昭通部分地區迎來春雪。春雪皚皚,美不勝收,不少游客前往觀雪,在春日中欣賞一片“純白”。當地稅務部門緊跟春日腳步,精準推送政策紅利“大禮包”,助力旅游企業發展,讓游客踏雪而來,盡興而歸。

昭通隨便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的“不晚大院”和“不晚小院”坐落于大山包鎮,紛紛揚揚的春雪讓昭通“雪鄉”大山包回到雪白的世界,披上了銀色絨毯。“高原精靈”黑頸鶴在廣袤的白色舞臺上舒展雙翅、翩翩起舞,吸引了游客們前來觀賞。

“稅惠紅利如同黑頸鶴遷徙的順風,助力我們半年內連開兩間精品民宿。”隨便旅游的法定代表人王麗煮著奶茶娓娓道來,“2024年享受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稅額共1.18萬元,讓我們有更多資金用于購買生態建材,對客房升級改造,讓游客在雪原深處也能感受到溫暖。”

春山可望,稅惠長行。從車間到田園,近些年,云南省稅務部門的“政策導航”正引導更多投資者投向生態旅游,在云嶺大地書寫著“春日經濟”的雋永詩行。(廖月)

編輯:趙貝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