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記者李偉民)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這幾天咱們的上會記者真是沒少采訪代表委員,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他們普遍反映,想約基層代表委員采訪,難度相當大,不為別的,他們實在是太忙了!
中國鄉村之聲記者李偉民:
全國人大代表溫錦玲來自廣東,是當地一家合作社負責人。采訪的時候,我隨口問了一句,來北京開會以后,還要照顧合作社的事情嗎?溫錦玲和我講,過年前后是一年里最忙的時候。過完年,三月份,要開始新一年果樹的管理工作。作為合作社負責人,同時也是技術負責人的溫錦玲,現在幾乎每天都得遠程指導社員。她說,種植果樹原本就是個精細活兒,何況她種的又是有機水果,照料起來的事情更多。人雖然來了北京,活兒是一件都不能落下的。就在采訪的半個小時當中,她至少接到兩次電話。
來自河北的全國人大代表郭素萍,平時出現最多的地方不是辦公室,而是田間地頭。郭素萍的愛人,就是被總書記譽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兩個人經常一起深入山區、農村,為群眾提供義務的技術指導。從選苗栽樹,到剪枝套袋,事無巨細。如今,李保國教授已經不在,郭素萍依然沒有停下下鄉進村的腳步。用她自己的話說,“也就來北京開會,才換下了運動服”。她告訴記者,現在正是河北準備果樹種植的季節,每天一開完會,還得繼續為群眾解答技術問題。
當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這些代表白天開完了會,晚上回到房間還要抽空處理田間地頭的事。有的通過電話了解情況,有的干脆在房間開起了視頻會議。從春耕現場到人民大會堂,如此充滿泥土氣息的人大代表,在會場上的發言怎能不接地氣,怎能不實在。
忙,代表有價值。就像總書記說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全國人大代表馬乙四夫說,雖然現在很忙,但是給咱們群眾做事,不算啥,全國人大代表他一定能夠做好。為這些來自基層的大忙人,為這些一心為人民服務的代表點贊!
[責任編輯:王肖軍 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