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央廣網

      2014中國鄉村之聲 > 滾動新聞

      央廣網

      媒體探訪重慶1919個貧困村脫貧進度

      2016-07-26 15:55:00 來源:人民日報

        從大巴山區到三峽庫區,記者輾轉2000多公里實地采訪

        重慶 脫貧四記(民生調查)

        圖為城口縣太平村農業園。

        孫代興攝

        7月,重慶最熱的時候。記者輾轉2000多公里,從大巴山深處的城口縣,到地處三峽庫區的云陽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武陵山區的黔江區,一路直擊扶貧現場。重慶1919個貧困村脫貧進度如何?165.9萬貧困群眾生活是否得到了改善?精準扶貧落實得如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剛剛脫貧和正在脫貧的群眾,傾聽他們質樸的聲音,感受扶貧攻堅的熱度和力度。

        ——編 者

        大巴山區城口縣

        村里辦起農家樂 人均能掙一萬多

        城口縣,位于大巴山深處。城口縣東安鎮興田村,曾是重慶市及秦巴山連片特困地區最落后的特困村之一。2010年,全村205戶中79戶是貧困戶,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

        7月11日,記者來到了興田村。村子地處兩山峽谷之中、一條小河之畔,正能體現城口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點。

        “我曾以為我們家要完了。”村民周遠權說,2013年,他在外務工時右腳受傷致殘,積蓄花光了不說,他因為腿傷無法再外出打工,曾經寬裕的家一下子陷入了貧困。

        “不能讓窮一時變成窮一世!”針對周遠權家的情況,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為他家制定精準脫貧方案,提供脫貧補助資金,村里黨員示范戶提供幫扶指導。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周遠權“又站了起來”。他借錢建起小樓,開辦大巴山森林人家,提供農家樂服務,年平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

        2015年,周遠權家脫貧了,還被村里評為“脫貧光榮戶”。說起這事,他的話語里帶著股勁,“我家去年底脫貧了,今后就要越來越好了!”

        如今,興田村有80多戶人家開設了大巴山森林人家,搞起農家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萬元,貧困發生率降至4.3%,已經實現整體脫貧。

        但是,扶貧并沒有結束,還有最后的“硬骨頭”。

        在小河邊上,低矮的土坯房里是全村最困難的肖高友家:父親雙目失明、妻子精神狀況不佳,兩個兒子在上小學。堂屋里的兩堆土豆,是度日的主食。床邊的火塘,就是廚房。肖高友母親上山剛采回的一背簍藥草,是他們的主要收入。老人家很要強,“我去年采藥掙了不少錢,有一千五六百塊呢。”

        圍坐在火塘邊,當地干部又開始對著肖高友不厭其煩地“嘮叨”:“你們家困難,政府會兜底。但是作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你也要自強努力,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民族地區石柱縣

        修出一條出山路 村辦工廠找活干

        7月14日,一大早從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縣城出發,抵達洗新鄉豐田村已經快到11點了。此時,這里依然籠罩在一片云霧中,山道上的能見度不超過50米。

        “我們祖祖輩輩住在山上。你知道修條出山的路有多難嗎?”村黨支部書記余祖木用力踩了踩堅實的路面,手臂筆直伸出,橫畫了一個半圓,“這一塊,以前住了129人。山路難走,很多人一年都不會去一次鄉里。慢慢的,搬得只剩下20來個人了。”

        余修華18歲那年搬出了大山。2014年,9.7公里的山路修成了,52歲的他和堂弟又搬回了闊別30多年的故鄉。“我家這里海拔1600多米,夏天涼爽可以做農家樂,高山蔬菜也不愁賣。”剛從地里回來的余修華,擦著手上的泥土,說起自己的打算。

        “環境挺好,但是路太差了,明年不打算再來了。”2015年,余修華的農家樂客人不少,但是抱怨也不少。當年10月,這條路硬化了,他喜不自勝,拿起電話挨個通知客人。比他更高興的是余祖木,“這條路,村里第一次列計劃是20多年前了。山路難修,但是今天終于徹底完工了。”余祖木說。

        路通了,脫貧致富就不難。田應九是村里的貧困戶,一個老實的莊稼人。以前只會種地,大量時間花在了彎彎繞繞的盤山小道上。現在,村里建起了天麻廠,他在廠里工作,每個月收入能有3000多元錢。

        村里的企業、農家樂多了起來,優先給很多貧困戶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崗位。貧困戶種植黃連,村里也幫忙找銷路。余祖木說,“村里有8戶去年脫貧了,田應九這樣的有10戶,今年也能脫貧。”

        2015年底,石柱在撤并村通達目標方面完成了32條110多公里村道建設。2016年,石柱將在行政村通暢方面完成32條共199.4公里道路建設。

        三峽庫區云陽縣

        旅游扶貧促致富 困難群眾住新屋

        7月13日,記者來到三峽庫區的云陽縣清水鄉岐山村。一排排小樓秀氣精致,其中一棟屬于村民李秀國。午飯時間走進小樓,一樓經營的餐廳幾乎座無虛席。

        “一開始不愿意搬下來,山上住了一輩子,習慣了。”李秀國說,“后來想通了,借了10多萬塊錢,加上政府高山搬遷補助,買下了這棟房子。”

        但是,這家紅火的餐廳并不屬于老李。不善經營的他將小樓租給了商戶,一年坐收7萬元租金,他在旁邊的景區打工,如今不僅買房子的欠款還完了,小日子更是過得有聲有色。

        岐山村的優勢在于,它就位于云陽縣龍缸景區旁邊。通過旅游扶貧,附近的89戶貧困戶已經全部脫貧。鄉上成立了鄉村旅游合作社,投入了420萬元本金,每年相關收益中至少拿出8%,全部用于動態幫扶貧困程度最嚴重、脫貧難度最大的貧困戶。

        和李秀國的氣派小樓不一樣,在鳳鳴鎮馬軒村,馬蜀東家搬進的是一棟不到80平方米的小平房。但是,這套房子他自己沒花一分錢。

        “老馬有腦溢血后遺癥,半邊身子動不了。他妻子為了照顧他只能在周邊打短工。要是跟風造樓房,背的債就能壓垮這個家。”村黨支部書記田秀倫介紹說,村里的黨員和老馬的親戚朋友免費幫忙打地基,整合社會捐贈、2.1萬元D級危房改造資金和4萬元高山搬遷補助,建起了這個帶基礎裝修的漂亮新家。

        馬蜀東搬進了新家,扶貧干部沒有就此撒手不管。田秀倫幫老馬申請了低保,給老馬妻子找到了附近果園里打短工的崗位。兩只小羊羔、一畝柑橘林的產業扶持,老馬家也是沒花一分錢。

        把精準落到實處,一年來,云陽18個鄉鎮41個村發展鄉村旅游,帶動3.69萬人脫貧。通過整合涉農資金統一使用,云陽近3年為高山生態扶貧搬遷投入4.5億元,讓1萬多戶山里人家搬出了大山,脫離了貧困。

        武陵山區黔江區

        李子賣上高價錢 種地也能奔小康

        “養兒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這句俗語,重慶幾乎人人皆知。在重慶人看來,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四個地區十分貧困,孩子去那兒走一圈接受接受教育就能懂事了。

        “酉秀黔彭”中的黔江區,有個中塘鄉迎新村。這個村,人均一畝地,多數是荒坡;901戶中,113戶貧困戶。而今年,這個村居然要脫貧了。

        7月15日,記者到這個村子的時候,貧困戶李天順正站在房前的田埂上,一棵一棵“檢閱”自家的李子樹。“女兒在外打工,女婿得留家里照顧我和老伴兩個病人,日子真挺難的。”李天順說,“今年好了,我這些李子樹開始大量產果子了,一畝多地應該能收400多斤,運到廣東一斤就是18塊錢。”

        脆紅李,是迎新村脫貧的秘密武器之一。2012年,村里成立了脆紅李合作社,給貧困戶免費提供苗木和肥料。3年過去,李子樹開始掛果,113戶貧困戶有89戶能靠著李子脫貧。

        “要是沒有修路,李子種好了也賣不出去。”村黨支部書記安波介紹說,以前村里也有李子,農戶肩挑背扛,辛辛苦苦運到鄉上,卻賣不上好價錢。到今年3月,整合各方面資金840萬元,村里硬化了20多公里路。現在,好多城里人直接到村里采摘李子,不愁賣不上好價錢。

        不光有脆紅李,迎新村還新栽種了300畝的海椒、280畝的蠶桑。村里的養牛大戶、養蠶大戶、養魚大戶、做磚大戶也一家家相繼起來了。

        穩定增收,是黔江區脫貧攻堅的核心點。精準扶貧,不搞一刀切,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商則商、宜游則游。有的村里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農業產業,有的村里搞好電商扶貧、金融扶貧等新興業態。

        “之前怕搞不好,只種了一畝,明年看能不能擴大些規模。現在我不只要脫貧,還想著要致富呢。”李天順對以后的日子蠻有信心。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26日 16 版)

      編輯:孔明

      關鍵詞:貧困戶;貧困村;東安鎮;農家樂;城口縣

      說兩句

      相關閱讀

      新疆昌吉首創“入股基金”模式?助力精準扶貧工作

      7月21日上午,新疆昌吉市舉行了精準扶貧貸款發放現場會,為昌吉市三工鎮的62戶低保戶,發放了305萬元的貸款,這標志著昌吉市“入股基金”模式下的精準扶貧工作正式啟動。

      2016-07-21 18:30:16

      海南八所邊檢站官兵為精準扶貧戶發放家禽幼苗推進產業幫扶

      近日,海南八所邊檢站購進290只雞苗和260只鵝苗,33袋飼料,分發給該站精準對口幫扶的板橋鎮高園村10戶貧困戶,幫助他們發展家禽養殖致富增收。

      2016-07-18 13:30:15

      重慶計劃近兩千貧困村明年整村脫貧

      重慶市政府昨天公布該市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報告,計劃明年1919個貧困村實現整村脫貧,165.9萬貧困群眾越過扶貧標準線。重慶市副市長劉強在向該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報告時表示,在完成2017年扶貧工作的基礎上,2018年做好掃尾工作,立下軍令狀,倒排時間表。

      2016-07-26 12:30:18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

      點擊排行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807188 新聞熱線: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 0102002 京ICP證150508號 京公網安備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介紹 | 央廣網介紹
      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字幕韩国理论_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播放老_久久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色欲_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2. <sub id="oo950"><tr id="oo950"></tr></sub>
    3. <u id="oo950"></u>

      1. <u id="oo950"></u>

        <track id="oo950"></track>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性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A级亚洲A级欧美A级 | 日韩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