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路上,如何在傳統的農產品種植上做文章?淳安縣大墅鎮的做法,是通過挖掘農產品的“顏值”來實現最大化的“價值”。春種桃花夏賞荷,秋收稻谷冬采藥,多彩田園帶來了滿滿的人氣,也帶來了村民滿滿的收獲。

正值荷花盛開的季節,孫家畈村村民余建蘇種植的這片荷塘,每天都會吸引不少城里人前來觀賞。
有了客源,農產品的銷路就有了保證。這段時間,余建蘇每天光賣蓮蓬,都有三、五百元的收入,看到生意這么好,附近的村民也爭相把家里的農產品拿了過來。
除了綠意盎然的荷塘,孫家畈村還有這片顏值更高的“彩色稻田”。200畝稻田一個月前剛剛完成插秧,如今長勢正好。談到“彩色稻田”這個創意,村支書余蘇明說,傳統的水稻種植,只能通過最后的收成產生效益,如果在種植過程中同步引入觀賞的元素,無疑是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淳安縣大墅鎮孫家畈村黨總支書記余蘇明:“把我們的良田提升,像種花一樣,來提升吸引游客。有游客,老百姓就能夠增收。”

余蘇明說,自從種上了這片彩色水稻,來這里看新鮮的游客多了不少,村里的農家樂一到雙休日就客流爆滿。除了客源帶來的收入,彩色水稻本身也價值不菲,由于引進的是優良品種,收成之后每斤最高的售價能達到20元左右。
通過開發農產品的“顏值”,來促進農旅融合、發展鄉村旅游,近年來,淳安縣大墅鎮先后建設了千畝綠色白茶、千畝粉色桃花、千畝彩色稻田、千畝中藥材基地,形成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鎮域農業大景觀。
淳安縣大墅鎮鎮長程軍:“下一步我們還是要在彩色農業的基礎上,增加產品的附加值,通過彩色農業的打造。提升農民的收入,提升村集體的收入。”(記者 楊柯 許勤)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