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既是大學新生開學季,也是軍營新兵入伍季。這幾天,在新生們踢正步站軍姿軍訓時,同個校園里,另外一批大學生已攜筆從戎,陸續佩戴“光榮入伍”的大紅花開赴火熱軍營了。
把最優秀的青年送到部隊去!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浙江大學生攜筆從戎。記者從省征兵辦了解到,浙江大學生征兵比例已連續5年名列全國各省區第一。每10名浙江新兵,就有7名是大學生。
浙江大學生參軍入伍比例為何越來越高,他們又有著怎樣的青春與夢想呢?日前,記者采訪了3名今年入伍的大學生,聽聽他們的故事。
吳文豪 放棄深造赴軍營
“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華威大學、利茲大學等4所名校的offer他全拿了,雅思也過了,可他果斷選擇參軍去部隊!”9月7日,杭州市西湖區人武部軍事科長何焱告訴記者,浙江大學有一名叫吳文豪的畢業生,為參軍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
當天下午,在浙江大學為該校2018年入伍大學生舉行的歡送會上,記者見到了吳文豪。經歷了嚴格的役前教育訓練,他的皮膚曬黑了,手臂粗壯有力。
“我高中畢業就想參軍,現在大學畢業,再不去就沒機會了。”吳文豪是杭州余杭區塘棲鎮人,他說學校老師對他的決定非常支持,在他們的幫助下,吳文豪終于如愿以償,將赴海軍某部服役。
據浙江大學黨委學工部副部長吳子貴介紹,近年來,浙大學子的參軍熱情越來越高,參軍人數逐年增長,今年包括吳文豪在內有28人參軍,涵蓋了全部兵種。
徐俊 “二次入伍”立新志
徐俊既是新兵,又是老兵。
2014年,在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讀大二時,徐俊第一次參軍入伍。2016年,他在駐福建某部服役兩年后退役回校復學。今年拿到畢業證書后,本已在寧波上班的他,再次響應號召二次參軍入伍,即將在空軍某部服役。
徐俊來自消防英烈鄒寧浩的家鄉武義,他的外公曾參加抗美援朝,英烈和親人對他影響很大。“部隊的淬煉讓我找到了最好的自己,在部隊可以建功立業。”徐俊說,退役復學后,他不僅代表學校奪得全國模具設計與制造大賽二等獎,還光榮入黨,并獲得了浙江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稱號。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人武部干事陳莉告訴記者,該校的潘利彬同學同樣選擇了“二次入伍”。在參軍入伍政策方面,大學生可優先報名應征、體檢政考、審批定兵、安排使用,還可享受考研加分、免試推優、專業選改、學費代補代償等多種優惠政策。“政策利好,學子參軍更加踴躍。”
陳龍 三次報名終遂愿
9月6日早上,在微信群里得知自己參軍如愿的消息時,浙江大學機械學院大四學生陳龍激動得跳了起來。
一心想參軍的他,已兩次與軍營抱憾擦肩。第一次是在高中,因為家庭原因錯失機會。第二次是去年,剛升大三的他,因身體原因未能如愿。今年,他第三次報名參軍,而且主動要求去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終于,他如愿了,即將奔赴駐新疆某部服役。
陳龍的老家貴州安順是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的發生地,他從小向往軍旅。不過,他是父親老來獨子,“老爸擔心我吃苦,覺得找一個安穩工作是最理想的。”陳龍告訴記者,可他一直覺得,部隊才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尤其是我看了朱日和閱兵后,參軍意愿更強烈了。強軍之路,作為浙大學生,更應該發揮所長,建功立業!”
省征兵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九大提出“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后,人民軍隊對優秀青年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浙江在線記者 李鵬 通訊員 何焱 陳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