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旅游時代到來,自駕游、親水游、低空旅游等旅游新業態,受到越來越多的旅游愛好者青睞,也催生了對房車、游艇、輕型飛機等高端旅游裝備的需求,我國旅游裝備市場前景迷人。
“對湖南而言,旅游裝備制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省旅發委副主任高揚先認為,旅游拉動第二產業發展效應已經顯現,極具誘惑力的旅游裝備大市場已在眼前,湖南應高位布局,積極行動,分享這塊香噴噴的“大蛋糕”。
旅游市場需求
倒逼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
時令深秋,寒風拂面,旅游業淡季不淡,依然是熱氣騰騰。
東洞庭湖,滿載游客的快艇在岳陽樓和君山島之間穿梭往來。
常德柳葉湖房車營地,集裝箱酒店、汽車影院等吸引自駕游愛好者在此安營扎寨。
張家界,天門山景區聯合中通航翔湖南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推出直升機空中游覽天門山,已“嘗鮮”的游客直呼過癮。
長沙世界之窗,更新換代后的過山車等游樂設施國慶中秋長假驚艷亮相后,已成為該景區的熱門游樂點。
短線度假型郵輪游成為中老年游客的新寵,乘船出海深水海釣成為年輕時尚達人的追求,迪士尼等游樂場所的大型游樂設施更是吸引兒童的法寶……
“旅游市場對個性化旅游產品有著巨大需求,這需要大量旅游裝備支撐。”懶貓旅行社副總裁丁鼎介紹,不斷升溫的旅游市場正在倒逼、推動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
廣義的旅游裝備制造,既包括游艇、旅游小飛機、旅游房車、景區索道、游樂設施等大型裝備,也包括登山、露營、健步等所需的戶外用品。為推動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工信部等六部委2015年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我國旅游裝備制造具備一定基礎,但高端產品民族品牌缺乏,產品供給難以滿足市場發展需求。
作為一名資深自駕游愛好者,長沙市民張沫在國慶期間體驗了一把房車游。他從房車公司以每天1200元的租金,租了一臺市場售價40多萬元的房車,一家5口人旅居生活。
“國產房車找不到響當當的品牌,設計和制造相比國外房車都略為粗糙。”張沫認為,世界房車90%集中在歐美,隨著國內市場起步,房車制造企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面對旅游與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格局,依賴進口不能滿足旅游新業態發展需要。”省經信委裝備工業處調研員馮濟武表示,湖南應當引領旅游裝備供給。對旅游業來說,是延伸完善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對裝備制造業來說,是消化過剩產能增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有效途徑。
省旅發委副主任高揚先表示,旅游業和裝備制造業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不斷升溫的旅游市場,倒逼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多樣化的旅游裝備,有助于提升旅游品質,豐富傳統景區旅游內容,拓展旅游發展空間。旅游裝備制造業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藍海”,市場潛力巨大。
搶占旅游裝備大市場,全國不少地方正躍躍欲試:浙江臺州先聲奪人,提出打造國家級現代旅游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天津在規劃“十三五”旅游產業時,提出著力打造中國旅游裝備制造基地;湖北把建旅游裝備制造園區納入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旅游裝備制造業打造成工業與旅游相結合的典范……
發展旅游裝備制造業
湖南擁有優勢
目前,旅游裝備制造業在全國尚未形成明顯優勢的產業集聚區。
湖南擁有發展旅游裝備制造業的獨特優勢。
“湖南省制造業門類齊全,在汽車、船舶、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裝備等方面都擁有領軍企業,為房車、游艇、輕型飛機、軌道觀光車制造提供了基礎條件。”省經信委裝備工業處調研員馮濟武介紹。
益陽沅江,南洞庭萬子湖畔,太陽鳥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遼寧葫蘆島訂購的豪華觀光游覽船正在加緊建造。
記者看到,售價近300萬元、長26.5米,雙層觀光游覽船船型大氣、色澤亮白。走進艙室,內部裝飾現代時尚,座椅設計簡潔舒適,全落地玻璃窗可為乘客提供開闊的觀光視野。公司副總經理張馳介紹,此款豪華游船今年的銷量增長最快,在黃浦江、珠江都可以看到其身影。
太陽鳥游艇在全國高端游艇市場已占據半壁江山,今年9月,成功中標深圳迅隆船務有限公司客船,合同金額達1.248億元。“為滿足大眾消費需求,公司正發力中小型游艇研制,搶占國內游艇細分市場。”張馳說。
在益陽,除了龍頭企業太陽鳥,還有桃花江、海荃等骨干企業,主要生產游艇、畫舫船、釣魚艇等,已成為我國內陸最大的復合材料船艇生產基地,2016年實現游艇產業總產值約8億元。
湖南省通用航空產業主要聚集在長沙、株洲。擁有中航湖南通用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株洲通用航空城,前景可期。
近日,在武漢舉行的世界飛行者大會上,輕型運動飛機“阿若拉”大放光彩。這款由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產品,是國內第一款通過中國民航適航認證的民族品牌,目前在國內輕型運動飛機市場占有率達70%。
長沙汽車產業集群,是中國汽車產業版圖重要一極。湖南星通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瞄準房車消費市場,已推出30多款旅居房車,在業內聲名鵲起;湖南獵豹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牽手法國湃力特集團,成立中國首家合資房車企業,搶抓中國旅居車市場快速擴大的機遇。
露營裝備制造,湖南也走在全國前列。長沙地球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地球倉”,是國內首款自助式“移動智能生態酒店”;由湖南樂方智居研發生產的水上船塢、樹屋等綠色移動建筑,力圖創新、引領旅居新模式。
做大旅游裝備制造業
須政策先行配套跟上
“即使前期虧損,也要搶灘布局,發展包括制造、營運、服務等在內的通航全產業鏈,靜候即將到來的低空航空領域政策紅利。”山河科技股份公司負責人表示,低空飛行領域有著巨大的消費潛能;然而,目前“飛不起來”已成為制約湖南省通航產業發展的痛點。
太陽鳥游艇公司副總經理張馳介紹,目前湖南省游艇碼頭的規劃、建設和經營以及經營性游艇的管理,仍參照商港、商船的管理,制約了湖南省游艇產業的發展。游艇從沅江到益陽需要向海事管理部門層層報備。“而在珠海,游艇消費和制造已呈良性循環,不僅通航便利,碼頭和泊位建設也是遍地開花;隨著港珠澳游艇自由行政策推進,私人游艇市場將會進一步放大。”
在采訪中,多家旅游裝備制造企業期待,政府出臺政策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同時完善配套基礎設施。
“直升機是有了,但低空飛行還沒有完全開放;部分房車車型上不了路,進不了地下室;水域不開放,對游艇運營有制約。”省委政研室城市處處長張友明,把目前旅游裝備制造業受到的制約,形象地總結為“插翅難飛”“舉步維艱”“難以安生”。
而在國外,對房車、游艇等旅游裝備有完備的政策支持。如,法國對于房車的上牌、上路有專門的支持政策,高速公路還專門設置了房車通行費用標準。
“國內旅游產品供給跟不上消費升級的需求,既有的政策已制約產業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優化旅游裝備市場環境,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是激活旅游裝備產業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中南林科大旅游學院院長鐘永德說。
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也是制約湖南省旅游裝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6年,全國房車露營地數量為503個,湖南19個;而與我國面積大致相當的歐洲有近3萬個房車營地。
民用通航方面,全國通用機場和臨時起降點有399個,湖南4個;而美國擁有通航機場1.5萬余個。
加強房車營地、游艇碼頭、通航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對推動湖南省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刻不容緩。
省旅發委副主任高揚先認為,推進旅游裝備制造業發展,關聯度高,涉及領域廣,需要省級層面加強頂層設計,給予政策上大力支持。
“湖南應建好一個旅游裝備產業園區,辦好一屆旅游裝備產業博覽會。”張友明建議,以專業產業園區為中心,打造集研發、制造、零部件配套及營地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以博覽會為媒介,培育和引導旅游裝備市場消費。
百舸爭流,旅游裝備行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湖南旅游裝備制造業待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