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26日消息(記者張茜)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記者從4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電子商務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消費的回補和潛力的釋放。4月28日至5月10日,商務部、工信部等多部門將聯合舉辦“雙品網購節”,參加這次活動的平臺及企業超過109家。
電子商務作用凸顯 網絡零售促進消費
據商務大數據對350萬家平臺內商戶的統計,現在復工率已近90%。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網絡零售規模和去年基本持平,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加了5.9%。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蔡裕東說,這說明網絡零售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有進一步提升。
蔡裕東表示:“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以及各種政策不斷出臺,我們對下一步的消費更加有信心。”
“雙品網購節”將至 優惠促銷讓利消費者
蔡裕東介紹,4月28日至5月10日,商務部、工信部、國家郵政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將聯合舉辦“雙品網購節”。參與這次活動的平臺和企業達109家,包括綜合電商、垂直電商、服務類電商等。
“這里有‘小而美’的網絡品牌,也有中華老字號,以及‘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各個商家還會大力地進行促銷,也有各種優惠活動,不是‘套路’消費,而是實實在在地給消費者實惠和讓利。這次活動中還有餐飲、旅游的電商積極參加,就是讓這些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商戶也能夠盡快地恢復元氣。同時,我們也把外貿生產企業納入這次活動。另外,‘絲路電商’合作國駐華使館官員也會參與促銷。”蔡裕東說。
網購少不了流量的保障。2020年一季度,我國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39.3%,今年3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9.5GB,為近12月以來的最高點。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李穎介紹,為了配合籌劃“雙品網購節”活動,工信部的重點是推薦好的解決方案,推出優質產品,提高企業服務能力。
李穎表示:“企業將通過大數據優選產品,采取直播帶貨等方式加強宣傳,開展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使消費者有更好的消費體驗。一些品牌企業已經備足貨源,通過發放紅包、良心定價、打折優惠等方式讓利消費者。從工信部的角度,更多從供給側配合商務部一起把‘雙品網購節’做好,將其打造成為在線消費升級的一道亮麗風景。”
5G助力發展 電子商務正在向生產領域拓展
提起電子商務,大家熟知的一般是主要面向最終消費者的消費電子商務。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深度應用,電子商務已經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李穎介紹,近年來,工信部遴選了41個工業電商的試點示范項目,持續推進工業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截至2020年3月底,我國重點行業骨干企業的工業電商普及率達到62.5%。
“通過直采平臺、在線直播、供應鏈金融等新模式幫助企業節省采購的成本,擴大訂單規模,滿足融資需求。通過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APP引導企業將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實現更全面的數字化轉型。下一步,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鼓勵大企業積極建設工業電子商務平臺,中小企業更好地應用工業電子商務平臺。”李穎說。
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是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關鍵支撐。李穎說,工信部將建設強大的支撐網絡,繼續加快5G的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建成高質量、廣覆蓋的5G商用網絡。
每天快遞量超過2億件 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的發展相互促進。疫情期間,“網購+快遞”的組合已經成為廣大老百姓的標配。但與此同時,農村電商發展、快遞包裝治理、數據互聯互通等難點、堵點問題也暴露出來。
目前,快遞業所支撐的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已經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說明快遞與電商的協同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現在每天快遞量已經超過2億件,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正常水平。
提升農村快遞服務 “快遞進村”工程已經啟動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下一步,國家郵政局要面向農村市場、制造業市場、國際市場“三個市場”,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和“快遞出海”的“兩進一出”工程。為打通電商配送的難點、堵點,重點推進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倉遞一體化三個新業態的發展。
“要完善末端管理機制,解決好快遞員進小區和封閉小區智能快件箱建設的問題;完善數據互聯共享機制,滿足電商正逐漸出現的庫存前置、智能分倉等新模式的需要;完善農村保障機制,加強政府對農村快遞服務的保障,推動快遞的下鄉和進村能夠落到實處。”邊作棟表示。
現在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了快遞服務網點。今年一季度,即使受到了疫情影響,農村地區收投的快件量依然超過了3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2000億元。然而,目前農村快遞服務還存在著服務成本偏高、村級覆蓋率偏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邊作棟說,為此,國家郵政局已經于近期啟動了“快遞進村”工程,目標是力爭用三年時間推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