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美術展覽有了專業場所
■市民文化娛樂休閑有了好去處
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是自治區五十大慶獻禮工程,記者昨日了解到,工程8月中旬可全部完工,目前正在進行內裝修及設備調試工作。銀川市文廣局副局長冒學禮介紹稱,銀川文化藝術中心的建成,改善了銀川乃至寧夏公共文化設施落后局面,為銀川文藝專業團體提供了創作、訓練、培訓場地,同時為市民提供了一個文化休閑、娛樂的場所”。 ■建筑風格獨特藝術氣息濃厚 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位于人民廣場東側,是廣場建筑群中最具藝術特色的建筑物。 整個銀川文化藝術中心由三個單體建筑組成,三個單體建筑風格迥異,連成一個流線形,呈“之”字形,頂部呈“S”形,形成錯落有致的藝術效果。 東樓正立的墻是一個巨大的弧形幕墻,弧形的玻璃幕墻在太陽的映照下,格外醒目。與旁邊的八角樓連為一體,呈現出流線形的整體效果,外墻裝修有不同顏色的石材搭配而成,東邊一個傾斜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給人以很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建筑分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分A區和B區,A區有美術展廳、對外交流廳、回族風情館、聲樂合成廳等。B區則由雜技表演廳及自治區文聯辦公場所組成。進入銀川文化藝術中心的共享大廳,矗立著一座用來制作浮雕的幕墻,北面是辦公區域,順著臺階而上,一層和二層分別是各種展廳和排練廳,每個展廳和排練廳的裝修都別具有一格。 銀川文廣局副局長冒學禮介紹,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是一座多功能的公用建筑,其建筑造型風格獨特,藝術氣息濃厚,在西北地區都是一流的建筑。 ■改變銀川文化設施落后面貌 冒學禮說,銀川市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功能單一,已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據了解,銀川市文廣局包括群藝館,雜技團、說唱藝術團、美術館、文物管理處、藝術研究院、秦腔劇團等單位,由于原單位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建筑,處于興慶區商業繁華區,隨著經濟的發展,這些單位拆遷后成了繁華的商業區域,只能租用臨時的場所辦公,排練也是在會議室或者臨時租用場地,特別是排練大型演出時,演員們在空曠的場地搭建起一個排練棚,排練棚冬天冷,夏天熱,冬天時有的演員穿著大衣排練,條件非常艱苦。 另外,銀川市沒有專業的美術、書畫、文物等展廳,以前如果舉行美術和書畫展,大多數是租用其他單位的場所或者在寧夏展覽館舉行,寧夏展覽館等展館都不是專業的展廳,文物也沒有專業的保管儲存場所,都是在自治區博物館委托保管。 銀川市文化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無形中制約了銀川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 ■銀川市民有了文化休閑場所 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A區有近4000平方米的雜技表演廳、美術展廳,對外交流廳,回族風情館等。一樓二樓有6個不同類型、面積大小不同的排練廳,舞蹈、戲劇、聲樂、音樂合成廳。還有8個不同的教學室,主要是用于文藝工作者以及群眾文化的創作、培訓和教學,12套書畫、美術創作室為文藝工作者提供了專業的創作環境。 一樓和二樓作為銀川市美術作品、書畫作品創作展覽的場所,除提供了創作的環境外,市民還可以近距離地欣賞和參觀文藝工作者的作品。美術和書畫展廳,面積有幾千平方米,采用了展板隔離,根據展出的規模大小,作品的數量,對展廳可以任意分割,據介紹,展廳還可以舉辦個人畫展。 銀川文化藝術中心還專門設立了文物展廳,銀川市文物部門收藏的珍貴文物和以及美術館收藏的書畫作品,也可以不定期在展廳展出。除展廳外,還設置了六套大小不一的用于文物品的儲藏,書畫精品的儲藏和修復的場所。 B區的雜技表演大廳是最具特色的建筑,室內高23米,面積有800多平方米,安裝了專業的設施,有安全架,安全繩等,這里可以排練大型的高空的雜技項目。聲樂、舞蹈等排練廳設計的寬敞明亮,墻面做了專業的處理,專業的吸音板,地面鋪設了專業的木制地板,每個排練廳都有訓練把稈,鏡子,進入排練廳,給人開闊的感覺,還安裝了暖氣和空調,部分排練亭根據需要,還安裝了地熱。 在A區和B區之間有個露天劇場,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主要用于夏季室外群眾文化演出的場所,可容納200多名觀眾,另外,這里還有自治區文聯的辦公及專業人員創作、研究的場所。 B區還有半地下的4500多平方米的文化超市,主要用于群眾文化休閑、娛樂觀賞的一個重要的場所,作為銀川市文化藝術中心的一個配套設施,主要經營文化藝術產品或文化娛樂項目,目前招商工作正在進行中,現已引進“撕諾克臺球活動室”和“小型的電影放映廳”,屆時文化超市還將舉行撕諾克臺球賽等。 “有了這樣好的創作、辦公、排練環境,銀川文藝工作者們更能靜下心來,集中,安心地創作,排練,為銀川市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泵熬珠L說。(記者 楊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