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深圳2月23日消息(記者楊振)深圳市擬編制安全生產領域監管清單,明確監管的部門、事項、內容、方式、責任追究及監管依據,并將探索采用特區立法形式在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中試行“技審分離”,引入社會第三方審查。22日,記者從市編辦獲悉,今年深圳市將進一步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
引入社會第三方審查 探索“技審分離”
市編辦透露,今年深圳市將開展隱性審批、重復審批專項清理。專項清理將對重點部門、重點領域的審批事項,尤其是涉及多個部門、多個職權事項,且事項之間存在前后關系的審批事項,將簡化不必要的審批環節,消除互為前置、重復提交材料、重復審查等現象。
同時,深圳擬在政府投資項目審批中探索試行“技審分離”。據了解,深圳將爭取采用特區立法的形式,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將已有相應國家技術規范或標準的消防、人防、水土保持等審批事項,改由社會第三方負責審查,行政部門不再直接進行審批,只對第三方審查結果進行備案。
市編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審批服務重點會繼續下移,面向個人的審批服務事項,原則上全部下沉至街道、社區辦理;面向法人的審批服務事項,原則上由區級政府辦理。
將重點從體制機制上 改進事中事后監管
記者從市編辦了解到,今年深圳市將重點從體制機制上改進事中事后監管,以管促放進一步推動政府管理重心轉變。
市編辦今年將會同市安監局、法制辦等部門編制安全生產領域監管清單。在安全生產等領域,以清單形式,明確監管的部門、事項、內容、方式、責任追究及監管依據等,實現監管職責清單化、監管事項標準化、監管責任明晰化。同時,對調整取消審批及強區放權后相關事項的監管職責也予以明確規定。
該負責人表示,在編制監管清單的過程中,將進一步厘清綜合監管、行業監管、屬地監管的責任,完善部門內監管職責配置,推動政府管理重心從重審批轉向強監管。同時健全完善監管標準,發揮標準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引導作用,完善監管執法規則,規范執法行為;將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模式,健全監管平臺,并推動與審批服務系統、信用信息系統對接,實現信息共享、監管實時響應聯動等。